【阿公講鬼】《屯門山精》(完)
(第1集)http://bit.ly/3bhFQxb
(第2集)http://bit.ly/3v5wzAw
(第3集)http://bit.ly/3erWP1N
==有廣東話及繁中華語版==
==有廣東話及繁中華語版==
==有廣東話及繁中華語版==
將兩母子成功超渡之後,阿公就帶住佢身上嘅家庭照片落山,打算等天光再報警處理。
電筒嘅電池就快用完,兩人只能小心奕奕摸黑前進,入黑嘅山上,四方八面都傳來昆蟲嘅叫聲,氣溫驟降加上濕氣變重,體溫會迅速下降,所以就算偷渡客成功登陸香港,都好大機會捱唔過饑寒交迫嘅夜晚,死喺山上。
「師傅,咁樣喺山上亂行,驚唔驚蕩失路啊?」鵬叔。
「唔驚,周圍都可以問路,除非真係遇到山精,佢哋會令人喺山上不斷兜圈直至攰死,或出現幻覺跳落山崖,不過又係另外嘅故事啦。」阿公補充:「呢個山無山精。」
鵬叔聽完之後嚇到縮起條頸:「點解你咁肯定?」
「有山精嘅山唔會有鳥類,有雀就唔會有山精,佢哋兩個係死對頭。」阿公。
鵬叔對阿公嘅理論半信半疑,只好跟實佢背後。估唔到,只靠住微弱嘅燈光,竟然可以順利返村。兩人一返到村口,就見到大批村民等緊佢哋。
「點啊?捉唔捉到山精?」村民。
「無,但我哋搵到另一具屍體…」鵬叔欲言又止。
「我哋想見一見村長。」阿公。
於是,兩人嚟到村長屋企,鵬叔都唔知應該由邊度講起,但阿公一開口就話:「你哋上山打嘅山精,其實係偷渡客,村長你一定知道㗎可?」
「偷渡客?我哋村從來無出現過偷渡客啊。」村長。
「咁係因為你向村民灌輸打山精嘅傳統,將偷渡客趕盡殺絕。」阿公。
「都話佢哋係山精嘛~」村長。
「十幾年前,你喺山上燒死嘅,都係偷渡客?」阿公。
村長遲疑一下,長嘆一口氣:「你無見到嗰個雞籠咩?如果任由佢哋亂來,損失嘅係我們啊。今次淨係偷咗幾隻雞,萬一下次入屋搶劫,你話點算呢?」
「點解你要虛構山精嘅傳聞?」阿公。
「因為簡單嘛~」村長又說:「你諗吓,如果我同大家講,呢條村後山經常有偷渡客出沒,為咗安全起見,我哋上山將偷渡客趕走,肯定會有村民反對,惹起爭議,甚至會有人收留偷渡客。」
「好喇,到時真係發生意外,有偷渡客入村搶劫,或傷害到村入面嘅小朋友,到時邊個負責?唔通你負責咩?咪又係我呢個村長負責囉!」
阿公當時根本無辦法用正義凜然嘅言辭去說服村長。
呢個或者係人類嘅天性,世界每次爆發戰爭,國家都會進行一番洗腦工程,將敵人妖魔化甚至非人化。
粹黨領袖希特拉,將猶太人標籤成蝨子、寄生蟲,日本侵華將華人視為豬狗畜生。咁樣做,先可以合理化自己嘅屠殺行為。
村長,只係將偷渡客標籤化成山精,令村民有合理嘅藉口上山打山精,所以故事開始,先唔打算將呢條村嘅名字公開。
反正山上根本無山精,阿公嘅工作都大功告成,離開條村之前,阿公同鵬叔講:「我無辦法改變其他人,但唔會被其他人改變。要點做,你自己好好諗吓。」
阿公唔想為難鵬叔,獨自離開條村之後,四周圍搵嗰間廢鐵工廠嘅位置,當年無Google Map,亦無網絡,只可以四周圍向人打探。
終於,阿公搵到喇。佢拎住家庭合照詢問工廠嘅老闆,老闆一眼就認出嗰個男人。
「大輝嘛!我識他啊!之前佢喺我工廠打過工,佢無地方住,我仲畀佢訓喺工廠,佢點啊?」老闆。
喺1950~80年嘅香港,製造業係香港嘅主要經濟支柱,由於香港地方細,只能以輕工業為主,喺六十至七十年代係製造業嘅高峰期,故此需要大量勞工人手,捱得苦又無怨言嘅偷渡客,成為工廠老闆嘅寵兒。
當時,香港嘅薪水對大陸工人嚟講簡直係天文數字,當然任勞任怨。
阿公將事情嘅始末話畀老闆知,當佢聽到媽媽同個仔都不幸喺山上去世時,就臉色一沉:「唉…真係天意弄人…大輝佢…被人捉咗返去大陸…」
根據老闆所講,大輝打算賺少少工錢後,從新界坐巴士去九龍領取香港身份證,由於嗰個年代嘅新界,係英國向中國租借返嚟,所以抵壘政策表明,偷渡客必須抵達界限街以南嘅市區,先可以得到香港身份證。
大輝賺到足夠嘅工錢後,老闆答應陪佢坐巴士去九龍,還特登借咗一套新嘅西裝畀佢,打扮得光鮮亮麗。可惜嘅係,大輝喺巴士上不幸遇到警察上車查身份證,只差一步,大輝就被帶返大陸。
阿公同母親嘅靈體溝通時,佢話因長時間無收到丈夫嘅消息,毅然決定同個仔偷渡來香港,兒子上岸後便一直發高燒,母親想揹住佢下山搵人求救,但喺山上迷路,過咗無耐個仔已經四肢僵硬,失去意識,當時仲落住大雨,母親只好將佢放喺山洞內,四處求救,希望有奇蹟出現。結果,兩人雙雙死喺山上。
阿公嘅山精故事以悲劇落幕。
而家睇返當年,好難想像到當時嘅情況,更加估唔到「華山救親」嘅情況。
喺1962年5月,由於偷渡客眾多,估計位於上水嘅「華山」約有三萬名偷渡客藏匿喺山上。當年政府仲未實行抵疊政策,而係將所有偷渡客「即捕即遣」。
警察上山將抓捕到嘅偷渡客拖上卡車,送到石湖墟收容營地,並打算第二日將難民送返大陸。
估唔到嘅係,第二日卡車離開收容營,上萬市民手持餅乾、麵包、乾糧,高聲吶喊要求放人,仲有過百人橫躺喺馬路上阻止卡車前進。好多偷渡客見狀紛紛跳車逃走,呢次華山救親,有過半數嘅偷渡客成功逃入市區,成為而家嘅香港人。
更有趣嘅係,而家香港有好多老人家,都係當年受唔住中國管治手法逃嚟香港。但而家嘅佢哋,唔知點解突然成為「愛國者」,批評對政府不滿而抗爭嘅年輕人。
(完)
我想眾籌一本書《屬於香港人》
在香港被消失前,用故事將歷史留住。
也許你覺得歷史很悶,但我對寫故事有100%信心。
香港人亦有義務瞭解香港歷史!
全書以故事讓你瞭解歷史,用手繪地圖使你明白當時狀況!
《屬於香港人》六月出貨。
為避免這本書「被消失」,唯一方法是「沒存在過」。
所以只接受預售,有多少預訂,就印多少本。
不會公開發售。
預售網址:(可寄海外)
https://bluegodzistore.boutir.com/i/Xqe2DogAA
===========
===繁中華語版===
===========
將兩母子成功超渡後,阿公帶著她身上的家庭照片先下山,等天光再報警處理。
電筒的電池快要用光了,兩人只能小心奕奕摸黑前進,入黑的山上,四方八面都有昆蟲的叫聲貫進耳內,氣溫驟降加上濕氣變重,體溫會迅速下降,所以就算偷渡客成功登陸香港,也很大機會捱不過饑寒交迫的夜晚,死在山上。
「師傅,這樣在山上亂走,不怕迷路嗎?」鵬叔。
「不怕,周圍都可以問路,除非真的遇上山精,它們會讓人在山上不斷兜圈直至累死,或出現幻覺跳下山崖,不過這又是另外的故事了。」阿公補充:「這個山沒有山精。」
鵬叔嚇得脖子縮起:「你怎麼可以肯定?」
「有山精的山不會有鳥類,有鳥就不會有山精,它們兩個是死對頭。」阿公。
鵬叔對阿公的理論半信半疑,只好跟緊他背後。沒想到,只靠著微弱的燈光,竟能順利返村。兩人一回到村口,便看到大批村民正在等待。
「怎樣?捉到山精嗎?」村民。
「沒有,但我們找到另一具屍體…」鵬叔欲言又止。
「我們想先去見村長。」阿公。
於是,兩人來到村長的家,鵬叔也不知該從哪裏說起,沒想到阿公劈頭就第一句:「你們上山打的山精,其實是偷渡客,村長你一定知道的嗎?」
「偷渡客?我們村從來沒出現過偷渡客啊。」村長。
「是因為你向村民灌輸打山精的傳統,將偷渡客趕盡殺絕。」阿公。
「都說他們是山精嘛~」村長。
「十多年前,你在山上燒死的,都是偷渡客吧?」阿公。
村長頓了一下,長嘆了口氣:「你沒看到那個雞籠嗎?任由他們亂來,損失的是我們啊。這次只偷了幾隻雞,萬一下次入屋搶劫,那麼怎麼辦呢?」
「你為什麼要虛構山精的傳聞?」阿公。
「因為簡單嘛~」村長又說:「你想想看,如果我跟大家說,這條村後山經常有偷渡客出沒,為了安全起見,我們上山將偷渡客趕走吧,肯定會有村民反對,惹起爭議,甚至會有人收留偷渡客啊。」
「好了,到時候,真的發生意外,有偷渡客入村搶劫,或傷害到村內的小孩,到時候誰負責?難道你負責嗎?還不是我這個村長啊!」
阿公當時根本沒法用正義凜然的言辭去說服村長。
這也許是人類的天性,世界每次爆發戰爭,國家都會進行一番洗腦工程,將敵人妖魔化甚至非人化。
粹黨領袖希特拉,將猶太人標籤化成蝨子、寄生蟲,日本侵華將華人視為豬狗畜生。這樣做,才能合理化自己的屠殺行為。
村長,只是將偷渡客標籤化成山精,使村民有合理的藉口上山打山精而已,所以故事開始時,才不打算將這條村的名字公開。
反正山上根本沒有山精,阿公的工作也大功告成,離開村子前,阿公跟鵬叔說:「我沒法改變其他人,也不會被其他人改變。要怎樣做,你自己看著辦。」
阿公不想為難鵬叔,獨自離開村子後,四處尋找那間廢鐵工廠的位置,當年沒有Google Map,也沒有網絡,只能四處向人打探。
終於,阿公找到了。他拿著家庭合照詢問工廠的老闆,老闆一眼就認出那個男人。
「大輝嘛!我認識他啊!之前他在我的工廠打過工,他沒地方住,我還讓他睡在工廠裏,他怎麼了?」老闆。
在1950~80年代的香港,製造業都是香港的主要經濟支柱,由於香港地方小,只能以輕工業為主,在六十至七十年代是製造業的頂峰,故此需要大量勞工人手,吃得苦也沒有怨言的偷渡客,成為工廠老闆的寵兒。
當時,香港的薪水對大陸工人來說是天文數字,當然任勞任怨。
阿公將事情的始末告訴老闆,他得悉母親和兒子都不幸在山上去世時,便臉色一沉:「那…真是天意弄人…大輝他…被抓回大陸了…」
根據老闆所說,大輝打算賺點工錢後,從新界坐巴士去九龍領取香港身份證,由於那個年代的新界,是英國向中國租借回來,所以抵壘政策表明,偷渡客必須抵達界限街以南的市區,才能得到香港身份證。
大輝賺到足夠的工錢後,老闆答應陪他坐巴士去九龍,還特地借了一套新的西裝給他,打扮得光鮮亮麗。可惜的是,大輝在巴士上不幸遇到警察上車查身份證,只差一步,大輝便帶回大陸。
阿公與母親的靈體溝通時,她說因長時間沒收到丈夫的消息,便毅然決定與兒子偷渡來香港,兒子上岸後便一直發高燒,母親想背著他下山找人求救,卻在山上迷路,不久後兒子已四肢僵硬,失去意識,當時正打著大雨,母親只好將兒子放在山洞內,四處求救,希望有奇蹟出現。結果,兩人雙雙死在山上。
阿公的山精故事說完了。
以現在來說,很難想像到當時的情況,更不可能想像到「華山救親」的情況。
在1962年5月,由於偷渡客眾多,估計位於上水的「華山」約有三萬名偷渡客躲藏在山上。當年政府還未實行抵疊政策,而是將所有偷渡客「即捕即遣」。
警察上山將抓捕到的偷渡客拖上卡車,送到石湖墟收容營地,並在翌日將難民送回大陸。
沒想到的是,第二日卡車離開收容營時,上萬市民手持餅乾、麵包、乾糧,高聲吶喊要求放人,更有過百人橫躺在馬路上阻止卡車前進。許多偷渡客見狀紛紛跳車逃跑,這次華山救親,有過半數的偷渡客成功逃進市區,成為現在的香港人。
更有趣的是,現在香港有很多老人家,都是當年受不住中國管治手法逃來香港的。而現在的他們,卻不知為何成為了「愛國者」,批評對政府不滿而抗爭的年輕人。
(完)
我想眾籌一本書《屬於香港人》
在香港被消失前,用故事將歷史留住。
也許你覺得歷史很悶,但我對寫故事有100%信心。
香港人亦有義務瞭解香港歷史!
全書以故事讓你瞭解歷史,用手繪地圖使你明白當時狀況!
《屬於香港人》六月出貨。
為避免這本書「被消失」,唯一方法是「沒存在過」。
所以只接受預售,有多少預訂,就印多少本。
不會公開發售。
預售網址:(可寄海外)
https://bluegodzistore.boutir.com/i/Xqe2DogAA